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6日 25.6°C-26.1°C
澳元 : 人民币=4.57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新晋网红“董菜菜”:北大毕业后,他去了加拿大种菜(组图)

2021-01-28 来源: 加拿大和美国必读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日啖番茄三百颗,不辞长耕奥尔兹”。

多年前在油田上从事勘探钻井工作的董健毅或许不会想象到,如今的他会在异国他乡肥沃的黑土地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每天一早,先把蔬菜大棚上的棉被打开,吃完早饭,给鸡舍里的鸡喂食,再给蔬菜们整枝、打岔、浇水,再进到大棚,开天窗、开通风口。

视频《一位北大毕业生在加拿大的种菜之路!》在发出后的半个多月内,收获了全网近30万的浏览量,而“董菜菜”(董健毅网名)也火速成为了加拿大种菜圈里的“新晋网红”。许多人惊赞他靠一己之力,建成了当地专业团队都难以完成的“中式”大棚;许多热爱田园生活的人说,他活出了自己想活的样子。

董健毅讲述了“拓荒”背后的故事。

新晋网红“董菜菜”:北大毕业后,他去了加拿大种菜(组图) - 1
“董菜菜”的大棚外形:视频截图

从油田到农田

2007年北大本硕毕业后,地质学专业的董健毅进入了世界第一大油田服务公司斯伦贝谢,做过现场工程师和地质师,还做过勘探研究。受到外企氛围的影响,身边的不少同事都陆陆续续移民。于是,他也开始考虑“随大流”,把目标瞄准向了加拿大。

他说,2012、13年的时候油价正高,“offer像雪片一样飞过来“,而地质师在加拿大至少是15万加元以上的薪资。抱着美好的愿景,他也移民了加拿大。

彼时,距离2014年下半年油价崩盘已经不远。

其实,在他正式出国前,油价就已经开始下跌。2014年初的油价是100美元/桶,后来跌到了40美元/桶,在他登陆加拿大以后,变成了26美元/桶。

董健毅说,在油价不断下跌的大环境下,自己找工作也屡屡受挫。

“好马不吃回头草”。董健毅觉得,加拿大虽然经济不太好了,但是社会制度、人文环境、人们的心态都很好,不管怎么样,陷入迷茫的他还是留在了加拿大。

他也考虑过深造,读博士,但是觉得没法看好石油行业。

彼时美国开发了页岩气,从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对加拿大石油的需求量骤降,加拿大的石油又很难出口到其他国家,再加上新能源的发展,整体油价都很难再上去。

看到这种趋势后,董健毅决定跳出石油行业,寻找其他机会。

和很多新移民一样,刚来到加拿大的时候,他做过装修、去赌场发牌,这些都不是他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卡尔加里对华人对蔬菜的需求挺大,却没有人专门种华人爱吃的蔬菜。董健毅开始琢磨,要不就自己干?

他开始了一番调研,来到了1400公里外温尼伯一个小有名气的华人农场,免费给当地农场打工,做起了学徒。

从未在农村生活过的“天子骄子”初尝了“面朝黑土背朝天”的滋味。当他第一次双腿跪下,准备在地里摘菜务农的时候,望着眼前一眼望不到头的田地,他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

体验了半年艰辛的农场生活,董健毅在2017年7月底回到了卡尔加里,9月和人合伙出资买下了现在的这片地。“那是9月15日,卡尔加里已经下起了大雪。”他回忆说,虽然卡尔加里的气候对种植蔬菜极具挑战,但因为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朋友,他还是决定先扎根在这里。

新晋网红“董菜菜”:北大毕业后,他去了加拿大种菜(组图) - 2
视频截图

从中国运回钢管棉被,自建蔬菜大棚

因为高纬度、高海拔,距离落基山脉又近,卡尔加里的气候变化多端,全年只有100天左右的无霜期。“没有人在这样的地方种菜,”董健毅告诉记者,哪怕是六月的晚上都会上霜,从6月到9月,他的农场经历过五场冰雹,玻璃球那么大的冰雹常常说来就来,把他的菜砸得稀巴烂。

在三个月的高温日照下,很多大田里的菜会抽苔,因而品质就很差,往往种得早了口感就差了,种得晚了就冻死了。这些难题都指向一个解决方案:建大棚。

新晋网红“董菜菜”:北大毕业后,他去了加拿大种菜(组图) - 3
大棚建设中 视频截图

在加拿大的一些地区,比如温莎,有不少荷兰型连体温室,这些温室大多是大型农场主运营的,它们动辄十几英亩,高效高产,但产出的较多是大路货,蔬菜的口感并不好。

中国的大棚却因为设计比较独特、缺少材料供应商而一直没有形成气候。

董健毅开始回国考察蔬菜种植大棚,从北往南,研究了北京、内蒙、吉林、辽宁、河北、山东等地的蔬菜大棚技术。结合加拿大的气候,他终于决心建起了现在的双拱双膜温室型大棚,后者因为成本的原因,在国内也很少有人建。

2018年6月,董健毅和妻子正式开垦他们的农场。他们从国内运来了钢管、棉被等各种材料,建起加拿大第一座占地1000平米、双拱双膜冬暖型日光温室。

卡尔加里的冬天经常下暴雪,积雪厚达50厘米。虽然外面冰天雪地,大棚里的温度能达到29摄氏度,这都源于这种独特的双拱双膜式大棚结构:

后墙用土填充并且用棉被覆盖起来一直到顶上,能够在白天吸收阳光的热量,在夜晚释放热量;

侧墙用来保温,用泡沫板覆盖,减少散热,在漫长寒冷的夜晚保证大棚里的温度;

为了防雪,采用较陡的大棚角度,大部分雪可以滑下去,滑不下去的雪就可以通过棚顶的四个震雪器来震下去,节省了大量的能源。

这种在国内只需要花两三个月就能建成的大棚,他们花了一整年。

因为缺少国内各种建大棚需要用到的工具,董健毅就自己做:没有可在大棚(100米长)里移动的脚手架,他就自己焊铁架子放在车上移动;

要给温室蓄热的土墙(4米高、1米厚)填土,雇不起挖掘机,他就自己做吊机,装在大棚上移动,底下做一个漏斗,把土灌在里面,填了一个月,灌了几百吨土。在这一个月中,为了抓紧在短暂的白天施工,董健毅和他的妻子每天都吃方便面充饥。

他说,如果不是之前在农场生活中历练出来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及过去在油田钻井边现场艰苦环境下工作的经历,他大概率没法坚持下来。

“整个过程中经常很焦虑、很绝望,经常崩溃、半夜睡不着,但好在自己有一些现场施工的经验,知道凡是施工就会经常碰到困难。”他说,如果没有被这样“折磨”过,他肯定不敢干。

而实际上,他所有的努力和折磨都得到了回报。“如果种的好的话,两年就可以回本了。”

新晋网红“董菜菜”:北大毕业后,他去了加拿大种菜(组图) - 4
视频截图

董健毅说,他在附近两三个小时车程之内也见过西人建设的大棚,占地有4000多平米,年产值100万加元,经营了十来年,直到去年才盈亏平衡。

一方面,这种大棚的投入成本就比较高,需要用天然气加热,是一笔很高的取暖费用,而且在初期建设的时候还要挖沟来铺天然气管线,锅炉也有折旧,每年需要维护。同时,这种温室下种植的蔬菜还面临着美国、墨西哥同行的低价竞争。

“他们的种植方式和我不一样,主要用的是水培法,到了夏天西红柿可以长到20米高,我的只有五、六米,他们产量高、成本低,但缺点就是用工也多,养份积累不足,蔬菜口感一般。”董健毅说,他在参考了一些政府数据以后发现,除了西红柿外,其他品种都不太挣钱,因此他选择了一些较受欢迎的品种,种了1800颗高口感水果型的西红柿。

卡尔加里日照时间短,如果要加灯来照增加蔬菜光合作用的时间,就大大增加了成本。于是,董健毅选择在春夏秋种西红柿、黄瓜等果菜,到了11月到2月,就种叶菜,因为不需要那么多的日照和温度。

赤忱的种菜人

 “日啖番茄三百颗,不辞长耕奥尔兹(注:卡尔加里的一个小镇,大棚所在地)。横批:悠鲜美地。”这是董健毅所建大棚门口的一副对联——他希望将来在农场的生活都是悠闲的,蔬菜都是新鲜的,把这里建成一个美丽的地方。

但在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前,他有过无数个想要放弃的瞬间。

他记得,在温尼伯农场当学徒的时候,农场后面有一条货运铁路,每次听到火车轰隆隆经过,他就在心里默念 “火车,快把我带回卡尔加里吧”。

在天寒地冻的卡尔加里,要把地里的水抽上来,管子一拿上来就全是水,甩到身上浑身都是立马被冻起来的冰。

到了春天又开始发大水,进到大棚里,他就马上进行现场抢险,零度的水把裤子全部打湿。

渐渐地,董健毅建起“中国式大棚”故事被当地的人所熟悉,有好多人来找他,参观大棚。他们无不惊讶,在奥尔兹这样的小地方能建起规模这么大的蔬菜大棚。

新晋网红“董菜菜”:北大毕业后,他去了加拿大种菜(组图) - 5
视频截图

董健毅说,一般西人建的是荷兰型温室,大多数都是一间独立屋那么大,依靠太阳能和一些蓄热物体来提供能量的设施,而且构造都是直线,没有用棉被这种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材料。

“他们对我的大棚很好奇,因为在加拿大找不到合适材料的供应商,”董健毅说,他想通过自己的示范把这种大棚推广开来,扩大影响力。

目前,董健毅的第二个大棚已经建好了一半,他希望到时候可以将产值翻一倍。

他还在准备在旁边建配套的冷棚,用来种植在大棚育好的苗。“先在卡尔加里把华人市场做大做稳,然后再做西人市场,”他说。

在加拿大,上海青、大白菜、芥蓝这种菜已经实现了规模化,价格被压得很低,但是有一些蔬菜,例如华人喜欢的沙瓤西红柿、刺黄瓜、薄皮青椒等,机械化程度都比较低,就需要依靠种菜的技术和设施。这也给了董健毅机会。

目前,董健毅把农场里的这些蔬菜瓜果每周送到卡尔加里,消费者在固定的送菜点等着买他的菜;规模扩大后,他准备进驻超市等渠道。

言语间,他对自己种的菜总是流露出真挚的情感:

最寒冷最黑暗的季节育的苗,他形容它们“很健壮、很漂亮”。

他说,低温寡照下的小白菜“很聪明,都向南生长寻找阳光”;冬天种的红菜薹 “已经抽苔,很漂亮”;

为了在三九天可以育苗,他在苗盘下面铺了地热线,对植物根部加热,增强根系吸收水分、养份和呼吸的能力,还搭配温控器,保证苗盘保持恒温的状态;

他还装了一个热水器,通过液化气对外面抽进来的冰水进行加热,把水温升到20度再浇水。“相当于给它们洗热水澡,它们会非常舒服,生长得非常健康。”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他说,生活就是一个坚持的过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想办法解决它。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鱼境笑哈哈
鱼境笑哈哈 2021-01-28 回复
需要打工的吗,我也向往这种农耕接地气的生活。
Jolie晓
Jolie晓 2021-01-28 回复
菜菜,哈哈哈
My_lll
My_lll 2021-01-28 回复
为董菜菜喝彩。真的是很精彩的移民故事。俺也想过搭种菜大棚会是很好的创业,只叹是学文科的,又因有喜欢的工作失去了创业动力。
sophie佳
sophie佳 2021-01-28 回复
“雷佳音”加拿大搭大棚, 我看行。 要火。
Medusa-D
Medusa-D 2021-01-28 回复
我看过他的头条视频 ,非常好的大棚蔬菜。为他的坚韧执着点赞。智慧的北大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