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6日 27.8°C-28.1°C
澳元 : 人民币=4.57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百万级人才缺口,疫情凸显“护士荒”与“护士漂”(图)

2022-06-28 来源: 八点健闻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疫情第三年,刘辰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疲倦。

他是一家医院ICU病房的护士长,今年以来北京疫情反复,他要么在烈日里做核酸,要么在病房一顶十加班照料病人,双休日也要随时做好被抽调的准备不提;受疫情影响,医院病人减少,医生收入几乎不受影响,护士们收入却人均降低20%。

两年多来,病房里的30多个护士,走了20个,离职率接近七成。对医院来说,好消息是收不抵支的情况下不用考虑如何裁员了,坏消息是走的护士多了,却招不来足够的新人——在收入更为稳定、人才吸引力更强的三级医院,同样需要大量护士应对繁重的临床和抗疫工作。

而暂时不想再做护理工作的离职者中,有相当部分去了核酸检测公司工作,“核酸在医院也是做,在公司也是做,收入甚至能翻倍,还能更轻松,何乐而不为?”对一些医院来说,客观上这些机构形成了对护士人才的竞争新势力。

作为护士长,他一开始会劝人留下,到了后来,他知道劝也劝不动了——护士不像医生,在医院里没法有稳定的、让人满意的待遇和清晰的职业路径,说走也就走了。疫情的影响不知何时是个头,“另寻出路,也许是正确的选择。”

而在刘辰羡慕的“护士们都想去”的三甲医院里,一场抢护理应届生大战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护理专业老师翟颖莉告诉八点健闻,该专业近100名首届实习生全部分配到北京各大医院进行实习,每个医院有10-20个左右的实习生,她听说有护理部主任期待更多的实习生,“你们三个班应该全过来”。这些学生临毕业时预计会全都被各医院“预订”出去。

实际上,疫情只是凸显了本就不容忽视的问题。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最新数据,2021年底,全国护士总数501.8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3.56人,医护比1:1.17。

虽然比起10年前,护士的人数增长了一倍,但仍远远不够:

在发达国家,这两个比例往往达到10和1:4。202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公立医院医护比总体达到1:2的目标,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的最低医护比标准。

而中国的医师数量目前在41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目前中国距离最低医护比标准还存在数以百万计护士的缺口。

护士们为什么不愿来、不愿留?百万数量级的护士缺口要如何填平?

百万级人才缺口,疫情凸显“护士荒”与“护士漂”(图) - 1

护士漂与护士荒

护士荒由来已久,直到2013年,中国医生和护士数量“倒挂”的现象才得以逆转,此前护士数量甚至一直少于医生。

护士的高流失率也是问题:2016年,国家卫计委一项对全国696所三级医院护士流失率的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平均流失率5.8%,最高的能达到12%。

谢唯在一个“护士双职工家庭”。他原和女友都在北京某三甲医院的ICU病房工作,2014年毕业刚来到北京时,宿舍安排得离医院太远,他便和同事们合租。因为不满意医院护士的待遇、工作强度太大等,同事们陆续离职。

6年后他离开这家医院,原本一起来的12个毕业生最后只剩下两个——他是倒数第二个走的。

2020年初,谢唯是为了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离开三甲,来到这家一级医院当上了护士长。他没想到疫情对民营医院的冲击会如此之大,跳槽后收入不升反降,还不如留在三甲医院的女友,“有点后悔了”。

他和女友已经快30岁,工作了8年了。本打算今年4月结婚,在四环、五环看过房子,“50平的老破小一居”首付也要100万,拿不出,还因为疫情等原因,结婚的事搁置了。女友一直住在医院安排的四人间上下铺宿舍里,他们打算先领个证,在女方单位附近租个二居室,以后他每天清晨6点起床,跨城区去上班。

至于会在北京呆到什么时候?他说不准。父母在老去,他有一年多没回家了,“过年就更不可能了,是最忙的时候,监护室都满床”。但回家也不好回了,他打听过,家乡的医院都愿意要应届生。万一侥幸能换上在家乡的工作,却比上一次跳槽还不如意,怎么办?

谢唯的经历是许多北漂护士的缩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育处邵越英在2020年发表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10所开设护理专业的学校每年北京生源招生计划约占注册人数的36%,说明大多数护士来自于京外学校且多为外地生源,而外地护士工作几年后将面临婚育等个人问题,如不能在京安家落户多选择辞职返乡。

一个悖论是:一方面三甲医院们的一个护士岗位通常有多名求职者;另一方面,疫情下护士荒却也困扰着三甲医院们。

天津某三甲医院的一位护士告诉八点健闻,两年多来他眼睁睁看着身边的同事变少,却招不回来足够的人。

北京某三甲医院的一位护士长则表示,疫情当下护士们尤其感觉分身乏术,除了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和外派任务,护士们在医院里还要负责预检分诊、消杀,给全院的医护和患者做核酸,为疫情下没有家属陪护的患者们订物资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护士来维持,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很多同事每天早上提前40分钟来工作,甚至连轴工作十几个小时”。

究其原因,是护士的高流失率所致。

丁香人才服务运营总监孙维表示,根据丁香人才对近一年近20万份护士简历投递情况和相关岗位需求分析的结果得知,护士的流动率远高于医生。

上述国家卫计委的调查还表明,北上广等发达城市的护士流失率高于平均水平,达到8%—10%。

医院们希望招到稳定性好的护士,却无法给出更好的条件,改善她们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待遇,任由培养了几年的护士出走。

如果说顶尖医院面临的困境是护士的流动性过大,广大基层卫生机构则是根本无人可用。

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基层护士的数量是115万人,占总数的23%不到。孙维也透露,因为待遇、职业前景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三级医院的护士简历投递远多于一级医院和养老、康复等其他医疗机构。

一项2019年在河南商丘进行的调查显示,7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机构中,有4家配置的护士不超过5名,仅有2家护士超过10名,但其床位数均超过400张,入住率超过70%。

于是,“护士漂”与“护士荒”交错而行,护士们无法长久驻足,不断寻找条件更好的栖身之地,终点难求;而医院则不断陷入用人荒 。

它不该是吃青春饭的职业

“经常听说有医院会引进优秀的医生,给编制,给高薪,甚至给房子,但我很少听说有引进护理人才的。”一位新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护士长认为,这体现了护士在医疗系统内不受重视的程度。

作为医院的中坚力量,临床护士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从很大程度上说,一项本应是终身职业的行当,变成了保质期短、吃青春饭的职业。

《中国护士群体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超过7成的护士都是初级职称,一半以上的护士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感到迷茫。

前癌症科护士赵晶转行到深圳高端医疗机构云杉医疗做健康管家已有3年了,她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远离了死亡的氛围,也没那么累了。”

10年前,她毕业来到北京一家有名的公立医院癌症科室做护士。“三分医疗,七分护理”,被百里挑一而来,她自信可以凭借自己200%的热情挽救病人的生命。

但随着相熟的患者一个个逝去,几年后,她的这份自信逐渐被磨灭了,取而代之的是较重的死亡焦虑和情感负担。加上科室人手时常不足,工作维持在高强度,她曾在连续值了几个夜班后,在大交班时当众大流鼻血,进而意识到“这份工作可能做不长了”。

在所有科室中,癌症、ICU、急诊、外科等护士需求大、人手短缺是共识。这些科室往往需要有5年以上经验的“熟手”,以应对临床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报告医生。对护士们来说,频繁的值夜班是“难以承受之重”,许多人出现内分泌失调的问题。对ICU护士而言更是如此,随时会响起的警报令她们精神高度紧张,夜不能寐。

重压之下,年资高的护士纷纷主动转岗退居“二线”,一线的临床护士不断地向非临床科室转移。

翟颖莉告诉八点健闻,为了解决重点科室护士人手不足的问题,近年医院们开始对护士队伍实行“动态管理”模式,随时把工作量不大的科室护士调去另一个有需求的科室。

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仍在起步阶段的背景下,低廉的护理服务费用也加速了“护士荒”。

“流动性肯定高,单靠护理的收费是无法支撑护士薪酬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直言,“靠每天几十块钱的护理费,远不如家政服务员的工资多,想想看,怎么能够靠护理费来养活护士,体现她们的价值?”

在八点健闻访谈的十多位护士中,跳槽的,有的趁家乡各地都新建了医院,选择回家门口就业;有的为了不再辛苦值夜班,选择从三级医院去往基层,却要面临更加繁重的抗疫任务。转行的,有的去做医药代表,还有的考公、卖保险、当幼师。

谢唯的第一个合租同事,在北京从一家医院离开后去了饭店做服务员,而后在北京和家乡的多家医院和饭店里多次横跳,最后才安定在家乡的一家医院里。

要打破“负担过重—护士流失—留下的护士负担过重—护士继续流失”的恶性循环,能做的有很多。朱同玉提出,应推动形成“护理员—临床护士—研究型护士”的岗位体系,实现“生活照护—医疗护理—护理创新”的工作内涵匹配,不同层次教育各有侧重,并有职业上升通道,“可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离职率,提升其职业荣誉感”。

天津市第一医院主管护师马嘉睿则认为,可以借鉴香港管理护理人员的模式,临床和管理分两套体系,明晰职业上升通道,避免护理临床专业人才流失到管理岗位上去;提高ICU、器官移植等专科护士的培养质量,开设护理门诊,设法让她们在临床中显现专业价值、发挥出更大作用。

护理队伍3400多人,离职率却常年不到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可能是中国护士离职率最低的医院之一。该院护理部主任范玲表示,除了能级进阶与岗位绩效分配较好结合,提高护士们的价值感与荣誉感也至关重要,“专科护士照片‘上墙’、戴蓝牌,方便患者随时询问;带个小箱子全院护理会诊,走到哪里都被人尊重,每个普通护士都想成为她们。”

抢人大战,并没有带来收入的提升

一边是数以百万计的人才缺口;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加入对护士的争夺。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部分一级、二级医院将转型为护理院、护理中心,鼓励开展家庭病床、居家护理服务。

还有一些护士开始离开大医院,主动选择到口腔、眼科等作息规律的民营诊所工作;随着人口老龄化,数以亿计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所产生的护理需求又将是一个巨大的缺口。

不过,正如大部分的医疗资源短缺问题一样,护士的短缺,并没有直接导致人才价格的上涨,从而吸引更多人从事护理行业,从而缓解人才短缺。

尤其疫情当头,医院病源减少的情况下,护士的收入比此前更少了,有人转行去了核酸检测公司,“核酸在医院也是做,在公司也是做,收入甚至能翻倍,还能更轻松,何乐而不为?”

事实上,护士人才的流失可能早在毕业时就开始发生了。孙维表示,调研中,30%的应届生会在毕业时直接转行,不从事护理行业。

一位本科就读于南方某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的“前护理学生”告诉八点健闻,该专业护理学生有100多人,其中20多人在大一、大二时就转去了临床医学及其他医学相关专业,毕业时选择当护士的人可能只有一半。

而她本人则是在实习一年后、和医院签约的前一刻犹豫了,“在ICU,感觉我还是很难承受这种对生命的责任。而且常态化的夜班对我的冲击太大了,感觉是在催熟大家的生命。”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sayouly翁小璃
sayouly翁小璃 2022-06-28 回复
医院抱怨缺护士,工厂抱怨缺工人
林夏铺子Emily
林夏铺子Emily 2022-06-28 回复
式工和劳务派遣工一个天一个地
SFC_TingBB
SFC_TingBB 2022-06-28 回复
医生工资高,护士拿零头
晓晓在澳洲
晓晓在澳洲 2022-06-28 回复
南丁格尔精神要保留
夏凉妹Queen_V
夏凉妹Queen_V 2022-06-28 回复
看着真的让人心寒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