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5日 30.1°C-30.1°C
澳元 : 人民币=4.55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2022年在美中资企业年度商业调查报告》评析(图)

2022-07-01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报告反映了中资企业在美市场总体呈现出消极预期,这为中国对美直接投资以及中美经济外交提供了新的参考。

《2022年在美中资企业年度商业调查报告》评析(图) - 1

美东时间2022年6月30日,美国中国总商会(American China General Chamber of Commerce,CGCC)和美国中国商会基金会(CGCC Foundation)在纽约发布了《2022年在美中资企业年度商业调查报告》。报告经审慎和广泛地对在美中资企业进行问卷调研,较权威地呈现了疫情第二年在美中资企业面临的困难和对未来的关注点。报告反映了中资企业在美市场总体呈现出消极预期,这为中国对美直接投资以及中美经济外交提供了新的参考。

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2021年美中关系各方面紧张局势不断加剧,使双方都越来越意识到意外冲突的风险正成为现实。中美商贸领域发生的几个决定性事件对中国企业在美经营的战略定位和调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报告认为,2021年比任何人预料的都更具决定性,我们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与冠状病毒相持的十年,其经济和社会影响给未来投下了短期和长期的阴影。报告提出,在一个复杂、多变、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中国企业在美国的业务运营和投资呈现出一幅喜忧参半的景象:2021年全年动荡的环境下,中企表现略有恢复,但不确定性日益增加。

为出台这份报告,美国中国商会对111家企业进行了较长期的问卷设计、跟踪调研和统计撰写,这次报告涉及到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绝大部分的细分行业,其中非必需品行业(Consumer Discretionary)和工业(Industrials)响应最为积极。从所有权领域看,私营企业与政府控股企业的响应比例是一致的,都是19%,其他产权结构的回应则有一定的随机性。与2021年报告显示中国有24%的企业获得超1亿美元营收不同,2022年度的统计显示高收入企业(超过1亿美元)反而实现了扩大,但中位数(比如在1000万到5000万美元之间)下降了,低收入的(少于500万美元)的比例也出现了下降。中国企业在美的盈利能力出现了“哑铃”型结构。其中,信息技术、金融两行业盈利能力表现突出,对营商环境评价积极。

财富集中的产业包括通讯服务、能源、非必须品消费、医护和地产等领域。与过往一样,对美直接投资中收购与兼并两门类依然是主角,而设置商业代表办公室成为一种新的形式,其他诸如联合资本等都有一定的比例。美国通胀给在美中企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在此环境下,力图实现提高盈利和增长现有业务的企业比重较大,而相比2021年统计报告,力图实现市场开拓和品牌认知提升的企业、巩固全球产业链的企业则顺次下降。在挑战成因上,不出大众预料,这次调查中,认为中美紧张关系以及中美贸易和商业冲突带来消极影响的受访企业占比分别是75%和74%,此外,通胀、疫情、企业面临招聘困难、人才流失、疫情带来的人才跨国入境困难等都构成了中企在美经营的挑战。这从侧面反映了动荡的中美关系从根本上带来了中国在美企业家对未来的忧虑。

美国疫情对整个投资环境产生冲击,但不同的行业受到的影响和冲击不同。疫情客观上需要企业实施数字技术办公并寻求多元办公场所,实时的风险评估策略等,这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同样,中国企业家还需面对来自美国社会的反中、反亚裔民族主义。相应地,中国企业家对营商环境的消极或保守评价居多,这反映了美国的营商环境依然有待提高的现实,但各行业的评价差异较大。

在对中美关系的展望上,受调查的企业展现的消极明显超过积极。在2021年的调查中,仅有23%的受访企业对未来持消极态度,而在2022年这一比值是38%,认为中美关系在温和变好的值在2021年是36%,在2022年的调查中仅仅为10%,认为中美关系会持续向好的积极反馈在2022年则完全消失。

在预期收入上,高达63%的受访企业认为收入会停滞,仅27%的受访企业反馈会提升,这反映了中国企业家更偏好维持现状。在法律及合规方面,受调查的一半企业认为美国复杂的法律体系是一种挑战,中美在法律和规范上的差异明显,尤其美国特定行业总部的规则与中国公司的冲突更加显著。而对违法的代价缺少认知以及沟通的欠缺也构成经营风险。这客观上需要公司成立法律合规部门,但依然有高达38%的企业没有设置法律合规预算,依然对法律和规范风险处于一种被动应对的境地。中资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品牌感普遍不强,市场对中国品牌的信任度低,社会面的反华倾向,企业不了解美国政府的法律体系或可能针对中国企业的制裁措施,以及文化冲突等因素,都构成了实际挑战。尽管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已经走过半个世纪,但中企母公司主要来自大陆或香港,总部在美的绿地投资依然偏少。这反映了中国对美直接投资是采取资本收购,而企业家的自主绿地投资动力不足。

其实,不仅是中国美国商会在上半年发布了涉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报告,一些国际知名的会计事务所、审计公司、律师事务所也多有表述。这里以安永为例。安永在2022年2月10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海外投资概览》报告中谨慎乐观地提出,展望202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预计将呈现三大趋势:一、中国将继续发挥制造业大国优势,更多中企将探索深入参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海外绿地投资项目将继续增加。二、医疗与生命科学行业将继续引领中企海外投资,随着数字化变革和医疗服务模式从疾病医学服务向疾病+健康医学服务转变,投资将呈现多元化、跨领域趋势。三、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相关的投资将逐步上升,并成为中企扩大国际合作的重要抓手。在2021年对美直接投资的统计中,美国依然是中国第二大收并购目的地,2021年的收并购总额是76.5亿美元,而在2020年这一数值是129.8亿美元,同比增长 -41%。而按交易宗数看,2021年中企在美国以115宗交易成为中国海外并购最多的目的地。中国企业在美国医疗与生命科学产业(主要投向生物制品研究和医药研发领域)上的直接投资可圈可点。

而为了更好地分析中国在美企业的处境,我们也要参考美国企业在中国的感知。上海美国商会(AmCham Shanghai)近期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上海的“清零政策”实施两个月后,大多数在沪美国企业都下调了2022年的营收预期,还有一些企业表示已经缩减了投资计划。93%的受访企业调低了今年的营收预期,其中四分之一的企业表示,营收预计要比最初预测的低20%。调查显示,在消费品和服务业企业当中,预计营收下滑20%的企业比例达36%。这家代表驻上海的美国公司的工商团体说,25%的消费和服务公司以及20%的制造业公司表示已经削减了投资计划,仅有一家受访企业表示计划增加在中国的投资。美国在华商会与中国在美商会的调查一样反映了相同的消极预期,这其实是中美政治经济关系走向冲突和恶化的一种折射。

客观讲,这份报告较中立、详实、综合地反映了在美中资企业对美国营商环境以及自身经营处境与未来的评价,所采用的大样本统计方法符合世界主流的商业问卷设计和风格。但也有一些遗憾,比如在美企业涉司法诉讼、审计实务、知识产权、与中国本土母公司的业务关联度等方面存在调查统计空白。报告反映的事实不容乐观,报告表明,中国在美经营的政治风险在增长,只有少数行业对美国市场表现出乐观因素,这反映了美国营商环境的恶化,友华局面缺失,中国企业家缺少对美投资信心。

此外,中国企业面对的不仅是政府构造的政治风险,还有社会面存在的信任风险,这反映为,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反华主义和反亚裔情绪使企业经营面临困扰。结合美国企业在中国的系列报告,可以发现,中美双向直接投资趋向恶化的信号已经很明显。在总体环境呈现消极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在美总体显得弱势,在美经营的企业依然存在经验不足、疲于应付环境带来压力的窘境上。这是中美“强竞争、弱合作”在企业微观层面的反映,在美中资企业正为中美竞争付出巨大的代价。

中美经贸关系处于历史低谷,但彼此依然紧密相互需要。在贸易方面,关税依然是“拦路虎”,在直接投资领域,美国的安全神经异常敏感,导致中企对美增量投资显著下降。在中美政府缺少政治互信,两国关系走低的现实下,中国政府应以何种渠道为在美投资的中国企业提供更对口、适情又显得自然的支持和服务?这是需要面对的议题。虽然中美政府关系紧张,但直接投资的韧性依然明显。中国资本作为美国各州、各国会选区投资市场的重要来源,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如何在管控投资“安全外部性”的基础上激发中国企业活力,减少商业精英的不安全感,开拓在疫情下的生物安全合作,拓展在诸如合成生物、原料、制药等领域的合作,管控安全不信任,提振积极预期,这是美国政府和社会力量需要关注的议题。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Emily51620
Emily51620 2022-07-01 回复
美欧都把中国列为头号对手的状况下怎么可能有什么好的预期?各方面的针对和压制只会加重中国人对于自己是受害者的认知,逼迫民意向更激进的方向发展,讲个笑话,要是政府是普选的早就该打三战了
simplezs
simplezs 2022-07-01
如果内政无解,外政就会一直恶化。直到打一仗,在核废墟上从新来过。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