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9日 24.0°C-24.1°C
澳元 : 人民币=4.53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展望2023:结束与开始(图)

2022-12-19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徐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了什么信息?这三年,到底教给了我们什么?稳增长的核心是稳人心,不折腾。对于2023年,我相对谨慎乐观。

展望2023:结束与开始(图) - 1

所有的开始,必有结束。

只是我们永远不知道,这是开始的结束,还是结束的开始。

每一年的来年经济展望,是徐瑾经济人专栏十余年的固定节目。2022年新冠疫情刚好三年,内外变局颇多,谈这个话题分外艰难。

身边阳的人越来越多,段子手们催生了我称之为“新冠文学”的大流行,在社交媒体描述自己阳了的各种症状和感受。从闻阳变色到主动谈阳,民间思想有不少变化,经济更是面临不少变化。未来的道路会同向何方?

重心重回经济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被认为定调中国来年经济的重要会议。这一次会议释放的信号非常清楚,那就是“防疫之后拼经济”将会成为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过去,中国经济如日中天的时候,外媒曾经觉得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很乏味。因为过去很多年,中国每年都是两位数增长,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还是一如既往地“保8”,也就是保持8%的增长——这个增长率,据说诸多智囊计算出来,可以满足就业与稳定的多重需要。

如今,当中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速台阶式下行,这里面既有经济规模大了之后增速自然回落的因素,也由于2022年封控而使得经济骤然回落,这个时候经济工作会议备受瞩目。

早在中央经济会议之前,政治局会议已经为本次会议定调,提出了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将稳增长放在稳就业之前,而且由以往的常常提及的“六稳”缩减到了“三稳”,2018提出的六稳具体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仅仅保留了稳就业一项,而且重要序列退居第二。

稳增长,核心就是拼经济,随着防疫政策变化,这意味着昔日被打击的对象,在今年可能又成为新的看护对象。

政策转向

稳增长如何稳,这就要回到经济的三驾马车。2022年11月宏观数据出炉,可以作为一年数据的参考。经济有三驾马车,出口、投资与消费,如今这三项表现如何? 

从进出口看,下滑趋势明显,这并不令人意外。前11个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21.84万亿元,同比增长11.9%;进口16.5万亿元,同比增长4.6%。2022年11月当月而言,中国进出口总值5223.4亿美元,同比下降9.5%,其中,出口同比下降8.7%,进口同比下降10.6%,双双低于市场本来就已经被调低的预期。

从投资来看,情况也好不到哪里。2022年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20043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民间投资的滑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84109亿元,同比仅增长1.1%。11月单月数据而言,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从前值5.0%跌至0.8%,接近零增长。

被认为代表中国庞大市场吸引力的消费,2022年同样遭受重压。官方数据显示,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190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58490亿元,下降0.2%。对比之下,20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三驾马车都不太好,这也就难怪经济工作会议口风出现了极大的转变。中央经济会议给出了如下判断,“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

在此局面下,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被放第一条,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越来越多研究证明,长时间隔离会影响人的情绪甚至心理,比如我很难说清楚,是2022年春天的上海封控影响了我,还是因为2022年冬天疫情放开改变了我,抑或是其他。目前来看,所谓消费低,其实就是大家不敢花钱,而信心与预期的走低是关键。

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中提到房地产、新能源、教育、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行业来看,显然属于新的行业利好。回顾之前几年这些领域经历的惊涛骇浪,这种转弯,仔细体会,显然力度不小。

以最典型的房地产为例,这两年可以说风声鹤唳,昔日首富也被传出自杀传言。本次会议强调“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这意味着,房地产企业摆脱弃儿身份,甚至其“支柱行业”地位也在多年消失之后重回报纸页面,有此转折之后,房地产行业一系列迫在眉睫的问题都可望有所缓解,从最为焦急的资金问题,到未来的前途定位。

其实,不少国外研究都证明,政策无论走向何方,好还是不好,左还是右,其实以企业家为代表的市场都可以应对,无非是策略的不同。但是政策如果时常左右摇摆,才是真的不确定性,对于企业家来说是最难判断,也倾向于保守,选择不投资。

所谓经济的韧性,其实就是不折腾,至少是少折腾。也正因此,稳定增长,核心就是稳定市场,这就需要稳定预期与人心。

新的开始?

2022年12月,新冠疫情三年了,从“生命至上”到“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这不仅意味着口号认识的变化,更意味着政策的巨大变化。

中国经济一大特点是大,这意味着有更多的腾挪空间,因此关于中国经济韧性的观点也不少,22年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韧性。一个读者就曾如此问我——经济的韧性,到底在多大程度能包容各种任性?

我想,过去3年已经对此问题提供了一个参考性答案。

2023如何走?面对惨淡的经济数据,用互联网的话术来说,高情商的人会说不确定性,低情商的会说不乐观。其实,疫情并非最大的罪人。我一直的观点是,疫情没有改变宏观趋势的走向,最多就是加速了其走向。

换而言之,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都是这个经济体自我选择的结果。早在2019年,对于经济的担忧已经成为普遍共识,“未来一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是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等段子不胫而走。

经济是由人性驱动,人性其实就是动物精神,乐观的时候过分乐观,悲观的时候过分悲观。而市场与政策博弈,其实就是与任性的博弈。好消息是,虽然12月中央经济会议并没有给出很多新说法,但作为新一届领导班子的第一次定调之作,其对旧说法进行的新组合,仍旧显示了足够强烈的新精神,令市场憧憬政治稳定之后的经济稳定。假设这一场景顺利展开,经济的恢复其实就是题中之意——没错,这自然代表了我有意为之的乐观期待,但希望它也代表了更多人对更好命运的祈祷。世界任何时候都有其希望与绝望,美好与残酷并存,正如刚刚结束的2022阿根廷与法国世界杯决赛,堪称史上最出色的决赛,无论你是否阿根廷球迷,都可以为梅西及其队友甚至对手的表现,感到极致的单纯喜悦。

如此来说,对于2023年,其实我相对谨慎乐观。疫情放开的波动固然难以避免,但是最终经济会在松动中逐渐复苏。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的恢复速度,应该会快于实体经济。

这三年,到底教给了我们什么?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深刻的一课。曾经,我们在市场经济之中,出入自由,畅想未来,当时只道是寻常,就像阳光雨露一样普通。如今才知道,这曾经的一些,也如阳光雨露一样宝贵,而所有宝贵的东西,都值得有人为之争取。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