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6日 27.8°C-28.1°C
澳元 : 人民币=4.57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每日一谈11.23-11.29(组图)

1个月前 来源: 葛培杰 评论0条

昨天中国外交部宣布对38个国家的免签证的日期从15天延至30天,澳大利亚在其中。

这是一个好消息,尤其是对我们这些拿着澳洲护照,心系祖国的澳洲华人是个好消息。

疫情后,为了回去看看,我去城里的中国签证中心整整跑了5次才把签证拿到手。

对于一个七旬老人来讲未到老家,搞签证先把老腿跑断了。

李强总理访澳时给予澳洲公民15天免签证,大家都很高兴。

可也担心两周时间太短,一眨眼签证过期,一场有意开心的回国之旅变成无心的非法滞留,太不合算了。

当然可以出境再入境又15天,或者找当地外事部门续签,总也麻烦。

现在给上30天,应该是皆大欢喜啊。

有了30天的免签证,可以让许多外国人好好仔细看看中国,有远古的文明,有现代的摩登,有快捷的交通,有爽口的美食,在中国旅行是一种特别的享受,也不用急冲冲担心签证过期。

一般澳洲人的年假有四周,那么就可以稳稳当当在中国度假了。

根据孩子们的反馈都说在中国外国人的手机支付不匹配,他们想在中国消费,而没有手段去消费。

每日一谈11.23-11.29(组图) - 1

有些网上也介绍外国人如如何用手机在中国,其实并不然。

幸亏我有微信,在太座的帮助下也努力用上手机在中国支付了。

我在中国是可以自由消费的。

年纪大了,怀旧心理强了。

中国还在快速发展,日新月异。

我倒希望有些地方能保留多一点勾起旧时的回忆,才能与自己的怀旧心理和谐。

初到珀斯时,这里的华人餐饮业几乎都是香港广式的和东南亚风味的。

后来有了一家小小的上海风味的餐厅也让人纷纷前去而人满为患。

后来就更多大陆不同风味的餐馆开业,有川湘菜,有东北菜,有云南菜,有淮扬菜,有京鲁菜,现在连西北菜也有了。

从大陆来的人再也不愁在珀斯吃不到家乡菜。

在离我家很近的两个大购物中心都开有张亮麻辣烫店,人们一直都对他们的趋之如骛,很多时候得排队等候座位。

当然价格是较高的。

但是比悉尼的海底捞便宜。

也比另外一些类似麻辣烫店来得受欢迎。

每日一谈11.23-11.29(组图) - 2

过去吃火锅我都是不辣的,现在是川香味风靡,也吃上辣味,还有种不辣不革命的气概,有点非辣不可的样子。

当然珀斯这边的南洋风味,也让我习惯吃辣了。

记得珀斯最早一家川味餐馆是开在唐人街里面,名字我记不起了,还有卡拉OK,是个中资公司,后来倒闭了。

我们都喜欢去那里吃饭唱卡拉OK。

我们这里的中餐馆的更新率很高,不几年就换一家再换一家。

从我来珀斯几乎没有不改名换姓的中餐馆,或者是换了老板。

行业竞争很厉害,倒是那些依靠当地居民生存的快餐店好像很有生命力,哪怕换了老板,不改店名照样能生存。

希望珀斯有更多的中国风味餐馆开业,让在珀斯的华人再多一点不同风味。

在澳洲你会发觉华人尤其从大陆来的华人,对种族歧视这事特别敏感。

只要有事发生在华人与其他族群人之间,当事人很容易直觉反应是否有种族歧视在里面,哪怕是邻居家的一片树叶落在自己家里也会有这种反应。

我想原因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继而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再到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最后又来个14年的抗日战争,中国人饱受帝国主义和外族的欺负,所以民族感特别强盛,啥啥都会联想到这一百多年的民族被压迫感,而且到哪里,尤其到了讲究民族平等的国度更是会有这样反应。

当然西方人也是睁着眼睛不看事实,不知道中国人与过去不一样了。

可还是用老眼光看新事物。

在他们眼里中国人还是头后面拖着一根辫子,对洋人总是点头哈腰唯唯诺诺的,总是能被他们欺负着。

每日一谈11.23-11.29(组图) - 3

加拿大的这个女人她作为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居然说,“面对中国多方输出的贸易压力,美加完全处于劣势,中国只有回到清朝,美加才有喘息之机”。

清朝是中国被外族列强欺负最甚的朝代,他们还会瓜分中国。

尽管那时加拿大还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可它也想占一下八国联军的便宜。

可它能做的就是帮着美国扣着华为的高管仅此而已。

中国人被外族欺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海外的华人也在祖国日益强盛之际不断提升在居住国的地位。

祖国永远是我们海外华人的强大后盾。

我这人字写得不好看,主要是当年没有下功夫练字,我是我们兄弟姐妹五个中写字最难看的。

可我写东西时努力不写错别字,这样好像才对得起教我识字写文的启蒙老师。

现在有电脑了,在键盘上打字很方便,同时把我写字不好看的一面给掩盖着了,感谢电脑啊。

我打字用汉语拼音特别方便。

不过由于我是南方人,翘舌音和前后鼻音分不清楚,有时一个字要反复打几次才能正确写出来。

同样遇上不认识的冷僻字,就把它复制下来再在网上查一下汉语拼音,这样就正确写出来了。

当然由于手指不灵活,会把同一音的几个字的前后顺序搞乱,把个同音的别字写出来。

对此太座严厉指出好几次了。

我以为既然用文字与朋友交流,一定得用正确的文字,这样才是对朋友的一种尊重,也是对我们造字的老祖宗的一种尊重。

刚才看到一篇文章,讲一个地方政府部门的才200余字的文告中居然有7处错别字。

实在令人吃惊,让老祖宗脸红。

每日一谈11.23-11.29(组图) - 4

现在能进入政府部门工作的都得经过考试的。

我不知道起草这个文告的人,他或她的语文考卷是有多少错别字。

同时这位起草人又是如何通过考官的法眼,也可能就是考官放的水。

当年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一书,并告示说增改一字赐千金。

那么这个政府部门出一篇文告就要损失七千金。

我想这个部门把这位文员用上一年写上几个文告,这个部门就得破产关门了。

现在网上有些写上几句七个字的话,就号称是七绝七律,那让李白杜甫一定会破棺而出,惊叹道,我们真的是播下龙种,收获了跳蚤。

大家心目中的中国大城市一定会说,北上广。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我去过好多次了。

上海是我老家,整整居住37年,还不住地往那跑。

广州倒只去过一次,那时1984为工厂购置电脑设备出差去广东,顺便去了广州牙膏厂,他们的罐装工艺流程与我们厂的一样,有借鉴的必要,那时他们还没被高露洁吃掉,挺先进的。

那时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吸引全国各地的人去,住宿都是问题,我们住的是一个招待所,条件不好,同时热得晚上睡不着觉。

我的启蒙老师的丈夫让我住在他住宿的流花宾馆几夜。

我还去了一次深圳,要有专门的证件才能进去。

那里到处都在大兴土木,已无渔村的样子了。

广州的风景可惜没有好好看看,啥珠江啊,中山大学啊,都没有去看看。

那时还没有小蛮腰,不然也会举头望一下。

当然更没有想到去黄埔区长洲岛上的黄埔军校观光一下。

其实黄埔军校旧址是在1990年后才对民众开放的,那时我已在珀斯了。

每日一谈11.23-11.29(组图) - 5

近日一批大疆无人机公司的工作人员去黄埔军校旧址参观,拍了一个照片,居然被英国媒体说成,“大疆员工在军事基地接受训练”,有点牵强附会,有点滑稽。

近百年前培养国共两党军事人才的遗址居然还在培养无人机生产人才。

英国的想象力太丰富啦。

我记得在2008年去北京看奥运会,和小稻草还参观了故宫,上了天安门,那可不得了,我们居然享受到国家领导的待遇啊。

黄埔军校确实培养一大批军事人才,国民党的多,共产党的少。

但是少数的共产党军事人才在校外接受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最后打败了大多数的国民党军事人才。

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灵魂是因为有毛泽东思想。

哪天有机会我能再访广州,一定去黄埔军校旧址看看,也去接受一下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军事训练。

默克尔这位退休好几年的前德国总理最近发行了她的回忆录《自由》,现在看不到这本书,只能听听她与《明镜》记者的谈访录略知一二。

每日一谈11.23-11.29(组图) - 6

默克尔出生1954年属马的,与我们年纪相仿。

她做了十几年的德国总理,在欧洲有许多女性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除了英国女皇,差不多就算默克尔最大拿的。

凭心而论有默克尔的欧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欧盟,哪怕美国有大量军人驻扎在德国。

默克尔的德国还是体现出不同于美国的声音。

大家都记得默克尔领着G7的领导人怼特朗普的照片,她的大义凛然与特朗普的尴尬无语成了极妙的对比。

没有默克尔的德国肯定会被第二次入宫的特朗普拿捏得服服帖帖。

当然默克尔著书为《自由》,其实她不自由,她的手机每时每刻都被CIA监听着。

自由是默克尔的渴望,估计退休后的默克尔也还在CIA的关注之下。

默克尔当政时接触了许多国家的政要,其中少不了俄罗斯总统普京。

她与普京至少通话近70次,还有24次的正式和非正式见面。

所以她对普京是知根知底的。

她一直反对普京入侵乌克兰,但是她也检讨北约的一味东扩,让俄罗斯走上极端之路。

她很为自己能建成北溪2号管道而自豪,但对于西方炸了北溪2号感到无可奈何。

她检讨自己执政期间没有搞好德国的数字化、基础建设和能源转型。

这些为现在当政的德国红绿灯政府一个善意的提醒。

再见了默大妈,好好享受退休生活。

世界离了谁都照样发展。

刚才看到一篇文章讲到马来西亚在申请中华美食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如肉骨茶之类的都列入其中。

马来西亚是除了中国外华人最为聚集的地方,尽管几十年来由于马来西亚政府的歧视政策使大批华人离乡背井,但是华人是人数还是相当多的。

每日一谈11.23-11.29(组图) - 7

华人其实比从印尼移居马来西亚的马来人更早抵达,真不知为啥他们倒是后来者居上,把华人压下一头,成了掌权者,华人则成了二等公民。

华人在马来西亚没有地位,可他们每天每日吃的食品则是远比马来人和印度人的食品来得可口。

当然还有不少混合的食品,比如咖喱类食品就是吸收了印度食品的精华。

南洋风味的食品,我是到了珀斯后才品尝到的。

大部分马来西亚食品我都能接受,最为推崇的就是在我家不远的另一个街区的一家叫津津餐室的鱼头米粉。

这家店的鱼头米粉,鱼头炸得十分香脆有味,蘸上有切成小块的尖辣椒,特别脍炙人口。

再配着酸菜番茄的米粉汤特别来劲。

我吃了几十年从不感到腻味。

这家店从一个门面做到两个门面,一直都是宾客满座,忙时你得等位许久。

同时它还牛的周日周一不开门,让我们五湖四海活动的朋友不得以其为午餐。

也可以说是一种饥饿营销法。

他们晚上也开门,而且晚上的鱼头都是含肉更多的部位,以示客人,当然价格也比中午的要高,一分价钱一分货嘛。

那时我在做炸鱼薯条店,也经常光顾津津餐室,可见他们的炸鱼头比我的炸鱼块更有滋味,不然我怎么会对炸鱼头这么不离不弃呢?

大家可以去尝尝,价格也是可以的。

几十年来涨得不多。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