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人挤爆日本旅游,日本呼吁:撑不住了,你们去别地儿玩吧(组图)
日本吃不消了
最近,日本政府悄悄向涌入的澳洲游客发出了一个“含蓄”的建议:试试去那些不那么热门的地方看看吧!
尽管日本人一贯以热情好客著称,但澳洲游客扎堆涌入东京、京都、大阪这一“黄金三角”地带,已经让日本的旅游业有点吃不消了。
这个增速有多惊人呢?
可以说,一到假期,你的澳洲朋友圈一大半可能都在日本!
相比欧洲国家,比如意大利和西班牙,2014年至2019年期间旅游人数增长约20%,日本的增长速度却翻了一番。
2003年,日本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发起了吸引游客的倡议。
当时,日本一年仅接待400万游客,而全国人口却接近1.27亿。
疫情短暂中断了这一趋势,但重新开放边境后,游客数量强势反弹。
到2024年11月,日本迎来了3300万海外游客,超过了2019年的记录3190万。
在这些游客中,澳洲人占据了重要地位。
2024年,接近100万澳洲人访问日本,约占外国游客总数的1/40,仅次于美国,成为第二大西方游客来源。
澳洲游客的平均停留时间也较长,显示了他们对日本文化和景点的高度喜爱。
然而,随着游客人数的急剧增加,日本许多标志性景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例如:富士山垃圾成堆!
富士山作为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自然景点之一,在旺季因游客过多问题首次实施了每日4000人的访问限制,并在7月至9月引入2000日元(约20澳元)的入山费。
这些措施是为了缓解拥堵和清理垃圾。尽管如此,富士山的步道和自然环境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维护压力。
还有便利店“网红点”被挡板封锁!
富士山附近的Fujikawaguchiko镇有一家便利店,因其独特的美景成为拍照热点。
然而,游客蜂拥而至拍照,导致交通堵塞,当地政府不得不在便利店前挂上黑色挡板以防止道路拥堵。
而奈良的神鹿健康也受到威胁!
在奈良公园,一些游客喂养神鹿不当的食物(如塑料袋、零食等),导致鹿群健康受损,甚至有些鹿因此死亡。
还有京都艺伎区的游客骚扰,比如京都的祗园地区因游客问题引发了较大的争议。
许多游客无视礼仪,追拍甚至阻拦艺伎拍照。为保护这一地区的文化传统,当地政府不得不禁止游客进入部分古老的街巷。
当地旅游内容创作者Hiroko Furukawa提到:
“我经常因为公交车满员而无法上车。热门景点附近的酒店价格飙升,百货商店不得不限制人流,给我们日常生活造成了不便。”
她还表示,许多神社和寺庙的涂鸦和垃圾问题日益严重。
虽然游客带来的经济收入对日本至关重要,但过度旅游也对文化遗产造成了损害。
许多外国游客对日本文化习俗缺乏了解。
例如,在地铁上吃东西、大声喧哗或乱扔垃圾,这些行为与日本的公共礼仪背道而驰。
Hiroko提到:“这些不礼貌的行为让当地居民对外国游客产生负面看法。对于那些努力学习日语并尊重文化的游客,这种看法不公平。”
尽管过度旅游带来了挑战,但也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活力。
旅行顾问Tony Xia Chuan认为,旅游业对日本的乡村地区至关重要。
他举例说明,在澳洲游客聚集的滑雪胜地Myoko Kogen,当地经济焕发了生机。
“如果没有游客,许多乡村地区将因为人口老龄化而逐渐消失。”他说。
Tony还提到,澳洲游客之所以喜欢日本,不仅是因为景点丰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性价比高。
20世纪90年代,日本曾被认为是昂贵的旅游目的地,但几十年来几乎没有通货膨胀,而澳洲物价却翻了一倍多。
因此,澳洲人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在日本享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澳元兑日元五年走势)
面对不断增长的游客流量,日本政府开始采取措施控制和分流游客。例如:
提高酒店税!京都政府宣布将酒店税提高到每晚1万日元(约63澳元),这将成为日本全国最高的住宿税。
筹集的资金将用于改善基础设施,缓解旅游压力。
部分景点也采取限流政策,比如富士山的每日人数限制和奈良神鹿保护措施。
如今,日本政府也开始与旅行博主合作推广小众旅游地,吸引游客分流到不太热门的区域。
Hiroko表示:“这波旅游热潮让更多人关注到日本的隐藏宝藏,这对整体发展是件好事。”
旅行博主Alyse也提出了让旅行更可持续的建议。她说:“出发前了解当地文化和礼仪,选择非热门的旅行线路,可以大大减少对当地的影响。”她还提醒,澳洲游客在日本旅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不要在地铁上吃东西。
尊重文化遗址,不随意拍照或涂鸦。
Alyse强调:“看到所有游客被当成问题,会伤害那些努力学习日本文化并融入当地的人。做好功课,你不仅能保护日本的文化特色,还能让自己的旅行更有意义。”
看来,日本旅游热潮既带来了机会,也提出了挑战。
对于澳洲游客来说,要想继续享受日本的魅力,不妨听听建议,试着去探索那些隐藏的宝藏。
毕竟,“避开人群”有时和“找到人群”一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