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11日 29.5°C-30.1°C
澳元 : 人民币=4.58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8小时前 来源: 凤凰WEEKLY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当下的中国,有没有哪个行业让你觉得“诡异”?

如果你让一位女性消费者来回答,她有极大的概率回答:卫生巾。

2024年是卫生巾行业集体塌房的一年,女性陷入“买不到安心卫生巾”的恐慌中。

仅仅是网传胖东来卖的卫生巾“按母婴A级进行了严格审核”,胖东来的卫生巾区域就排起了长队;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1

人们甚至开始喊话雷军,盼望他出山整顿市场,造出第一片“便宜好用安心”的卫生巾。

然而,就在行业陷入信任危机三个月后,一些品牌推出的“比基尼安睡裤”再次刷新了认知——

本应追求全包裹不侧漏的安睡裤,被设计成了蕾丝花边的比基尼。

宣传文案中甚至写着“经期也要时刻性感”。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2

网友吐槽:“我穿安睡裤是因为嫌弃夜用卫生巾不够性感吗?”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3

这场闹剧般的“创新”,恰是当下卫生巾行业的缩影:

质量堪忧、价格高企、伪创新层出不穷。

当行业把精力花在给卫生巾镶金边时,数亿女性正在为基本安全买单。

为什么其他行业都可以卷出各种性价比之王,而卫生巾行业,却至今没有一个品牌卷出真正受女性欢迎的产品?

这个问题,或许要从一个5年前的热搜说起——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4

「我有难处」背后

60%女性的生存赌博

2020年,人们惊讶地发现,卫生巾竟然还有卖散装的。

超市里的卫生巾平均一元一片,而散装卫生巾只卖2毛钱甚至1毛钱一片。

人们劝阻:“用在私处的也敢买这么便宜的?”

而回答的人一句“我有难处”,道尽了辛酸。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5

散装卫生巾让“月经贫困”这个词语进入了大家的视线。随着这个词语蔓延开的,是一种单一的情绪:

感慨生活不易,同情那些买不起品牌卫生巾的“穷人”。

这种情绪的确充满了关怀,但这情绪模糊掉了一个重要的事实——

在中国,用散装卫生巾的女性,才是大多数。

人们熟知的七度空间、苏菲、护舒宝、ABC、高洁丝等等中外十大品牌卫生巾,即使全加在一起,也只占市场的40%。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6

也就是说,用得起品牌卫生巾的,不足中国女性的一半。

如果说5年前,人们还把“买不起卫生巾”这件事归因到“消费者穷”身上,那么这5年来屡屡爆出的各种丑闻,足以让人们彻底对整个行业失去信心。

多个卫生巾大品牌被数次爆出荧光剂超标、甲醛超标、真实长度不足外包装所示长度;

甚至在这紧贴女性私处的产品中,人们屡次发现了虫卵和针头。

如今的月经贫困,不仅仅是“买不起”,而成了“买不到”好卫生巾。

终于,5年后的今天,这个问题不再是“为什么穷人用不起好卫生巾”,而是:

为什么中国女性没有便宜好用的卫生巾?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7

卫生巾行业为什么没有“卷起来”?

20年来,卫生巾行业飞速提升的,只有价格。

一次性片状卫生巾的产品形态和生产工艺早在上世纪末就已固定,同时卫生巾的功能明确且单一,缺乏技术迭代空间,因此产品同质化严重。

唯一称得上创新性发展的,是2008年护舒宝推出的液体卫生巾。但液体卫生巾价格高昂,几乎被绝大多数女性排除在选择之外。

产品并未大升级,价格却一直在飙升。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8

〓 品牌卫生巾10年涨幅50%。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

说得极端一点,今天对于资本来说,生产卫生巾还是垃圾袋没有区别。

生产工艺都很简单,成品也都差不多。

唯一的区别在于:你不会愿意花高价去买品牌的垃圾袋,但你却愿意花高价买品牌卫生巾。

因为你愿意相信大牌的卫生巾质量更好更干净。

这便是资本的狡猾之处:反正卫生巾的好坏难以判定,涨价反而能让消费者更愿意掏钱。

但买大牌卫生巾就一定能安心吗?

一个冷知识:大品牌的卫生巾,并不一定是行业中质量最优的卫生巾。

有博主暗访福建卫生巾工厂城,工厂端直言大牌卫生巾是中流质量。卫生巾的成本价通常在一至六毛,而品牌卫生巾的某些产品成本价在两三毛左右。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9

〓 《伟大的制造》

对方更是直言:一切宣称的卫生巾功效都是噱头。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10

〓 《伟大的制造》

据经济观察网报道,中国作为全球较大的卫生巾消费市场,拥有约4亿适龄消费女性。但卫生巾市场早已经陷入红海,甚至随着人口的减少,经期女性的数量还会逐年下降。

如果放到别的行业,市场饱和之时就应该要打价格战、质量战了,一起卷起来,把卫生巾价格打下来才对。

但问题来了。

如果一个池塘里鱼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你每一次挥竿都要花力气,如何才能实现最大收益?

答案是:花较小的力气,钓大鱼。

这正是品牌卫生巾们选择的道路:把成本中流的卫生巾,高价卖给最具有消费力的人群。

它们不求吃掉所有的蛋糕,只挑最肥美的那一块蛋糕吃。

它们当然知道拥有高消费能力的女性只占少数,买不起的人才是占据了市场60%的大多数。

但与其降价去吸引这些大多数,不如讨好小部分有钱人。这就是卫生巾市场没有诞生垄断的原因——为了实现垄断,只会得不偿失。

就这样,那些乡村女童、踩着缝纫机的女工、拿着低保的农村女性、饭店端盘子的女性......被称为底层的她们,被称为普通人的她们,被品牌卫生巾们放弃了。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11

卫生巾会越来越贵吗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些60%的女性们。

她们正在使用的卫生巾,分为两种。

一种是没有产品生产信息的散装卫生巾。它们可能是工厂的尾单,也可能是品牌卫生巾的破损件或者淘汰品。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12

这些卫生巾被以几分钱一片的价格成吨收回,再以一两毛钱一片的价格卖出去。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13

自媒体“橙雨伞”曾对单价2毛的散装卫生巾进行测评,发现它的材质介于纸与无纺布之间,十分粗糙。

且散装卫生巾液体吸收能力极其差,不仅拆解出大量粉尘,而且还导致皮肤出现了一些隐约的红疹。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14

〓 橙雨伞

另一种,则是没有自己的生产线,委托工厂代加工后贴牌销售的卫生巾。

比如售价一片两毛钱的卫生巾品牌某同学,其成本价在一毛钱一片。

尽管售卖单价比成本单价翻了两倍多,但对大多数女性来说,它的价格简直低到离谱。毕竟,一般情况下,货架上一包10片的日用卫生巾,就需要花上20多元。

而同样的价格,能买到100片某同学。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15

看到这里,你或许在想,即使是贴牌,也有着翻倍的毛利率。

难道卫生巾行业,真的是良心烂透了的暴利行业吗?

答案却是否定的。

卫生巾行业,是一个高毛利低净利的行业。

虽然大部分品牌的毛利率都在70%以上,行业平均毛利率也有45%,但剔除掉大把的广告营销费用,再给各种线下零售商分钱后,净利润率都会下滑到10%上下。

一句话概括就是,卫生巾看上去是一门暴利的生意,但由于层层经销商和广告营销分走了钱,最后也不怎么赚钱。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16

〓 腾讯新闻数途

2015年开始,中国的卫生巾市场就走向了饱和,对于卫生巾品牌商来说,想要赚钱就只有一个方式:

涨价。变着法儿地涨价。

在恒安集团自己的年报报告书中,强调面对竞争,卫生巾的发展战略是“升级产品,提高平均售价”。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17

所谓的“升级产品”,并非是花钱去研发让女性满意的新产品,而是直接推出新概念。

比如自由点推出的“益生菌”卫生巾,称能平衡私处菌群。常规款只要0.6元一片,而益生菌版变成了1.14元。

再比如七度空间推出“天山绒棉”产品线,称用世界上最好的新疆棉花做卫生巾。常规款只要0.7元一片,新疆棉花版则要1.35元。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18

〓 各大品牌的“升级产品”之战。图源:DT商业观察

可以预见的未来是,品牌卫生巾会越来越贵。

买不起卫生巾的女性,只会增多不会减少。

而无奈选择贴牌卫生巾的女性,则是在用健康赌博。

贴牌卫生巾鱼龙混杂。泉州一家妇幼卫生用品厂家的工作人员表示,只要委托方提供商标或者营业执照,工厂就可以提供贴牌加工服务。

有博主走访发现,仍有小作坊在用黑心棉做有毒卫生巾。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19

〓 无良厂商“回收绒毛浆”制作卫生巾坑害女性,这些毛浆中夹杂着烟头和蟑螂。

按照正常的逻辑,竞争之下本应诞生一个物美价廉的最优解。

可在卫生巾市场,要么贵,要么差,要么又贵又差。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20

出路在何方

2018年的印度电影《护垫侠》,讲述了一个印度草根企业家的真实事迹:主人公年少辍学,发现妻子买不起卫生巾只能用破布后,顶着周遭异样的眼光自搞科研,最终发明了低价卫生巾,造福全印度女性。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21

6年后,类似的故事在国内上演。

忍受不了卫生巾现状的女大学生林溪梦,组建起自己的团队,试图做出人们期待的卫生巾。

但很快她们发现,制作卫生巾的精度完全可以做到手量看不出差距,但只有故意做短,才能省下成本。

她们也发现,一切大家呼吁的改良,不是卫生巾厂家做不到,而是为了控制成本不愿做。

她们也很快陷入了销售的窘境:不投入营销和经销就卖不出去,要花钱营销就要控制成本,控制成本就要牺牲品质......

这个资本的怪圈,不是一腔热血就可以冲破的。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22

印度《护垫侠》能带来曙光是因为实现了从0到1。

而今天的中国卫生巾行业,已经是一摊高度成熟的“死水”。

一个高度成熟的行业,却依旧“委屈着”每一位消费者。本质或许是因为,卫生巾作为女性刚需品的意识还远远不够。

卫生巾的确是摆在货架上的商品,但卫生巾,又真的仅仅是一件商品吗?

曾经羞于说出口的商品名,购买时会被装进黑色袋子的记忆;

广告中的经血永远是蓝色的,经期的女性们总是蹦蹦跳跳的;

疫情期间女性医护人员卫生巾不足,直到近年乡村女童的卫生巾需求才被看见......

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卫生巾生产国和消费国,是数亿女性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而这样一件被用于私处,和生殖健康息息相关的必需品,国家标准和抽检次数都堪称极其宽松。

国标规定的卫生巾长度允许误差正负4%,于是所有卫生巾品牌全部做成负差的“缺斤少两”。

国标规定的卫生巾Ph值在4~9之间,这个标准与C类纺织物相同。

C类纺织物是不可直接接触皮肤纺织物,比如窗帘、桌布等。

也难怪有人自嘲“裆下垫了一块窗帘布”。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23

〓 国家标准GBT8939-2018 卫生巾(护垫)

再比如甲醛含量标准。在针对婴幼儿的产品中,甲醛含量要求是低于20mg/kg,而卫生巾仅需低于75mg/kg。

而有关菌落数、重金属、透气性、增塑剂等重要指标,在国家标准中是没有的。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谁制定的国家标准?

在起草单位里,映入眼帘的,是诸家卫生巾企业的名字。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24

或许也正因如此,面对消费者们的质疑,卫生巾众品牌们敢“挺直了腰杆”说自己“符合国家标准,不影响使用”。

甚至像某旗舰店一样,直接脚踩消费者脸上:“接受不了可以不买。”

一切潜台词都是:没人管你真的需要什么。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25

人生不过三万天,而一个女性一生中有2000多天都需要用到卫生巾。

2014年,卫生巾首次爆出虫卵事件。

2020年,三无散装卫生巾揭开卫生巾行业的冰山一角。

2021年,多个品牌的卫生巾检测出重金属污染。

2022年,高铁上是否该售卖卫生巾的话题吵到不可开交。

再到2024年,卫生巾行业集体塌房,不少连最基本的卫生标准都达不到。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组图) - 26

在整个社会对于女性生理必需品需求的漠视下,指望行业自己卷出光明未来是不可能的。

数亿中国女性卫生巾之痛,是资本逐利的必然,与卫生巾作为刚需品之间产生的悖论。

卫生巾,绝不是一个性别议题,也不仅是一个商业话题,而是一个社会议题。

月经贫困,贫困的或许不仅仅是购买力,

而是整个社会的重视。

参考资料:

《卫生巾行业深度报告:八百亿市场的角逐,看王者花落谁家》中泰证券,2019-07-24

《成本2毛的卫生巾,“坑惨”女性》DT商业观察,2024-11-27

《1毛钱的卫生巾从哪来》南风窗,2020-09-04 

《 卫生巾集体翻车之后,女孩们决定亲自下工厂》新周刊,2024-11-28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