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家计划提价,“每次都是美国人承担关税代价“(组图)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挥舞“关税大棒”,同时又磨刀霍霍输美小包裹“小额豁免”政策之际,向美国客户销售产品的中国跨境电商面临新挑战。据港媒《南华早报》5日报道,一些中国商家正考虑通过涨价等方式,以抵消特朗普政府征收的新关税和不断上涨的运费所带来的影响。
“不得不提价”
一名在美国亚马逊网站和中国电子商务零售商Temu上销售商品的顾姓(音)店家向港媒透露,周一她收到了货运服务供应商发来的信息,称从周二中午起,将对发往美国的包裹收取额外费用。
为了支付关税和清关费用,她被要求为纺织品货物多付35%,为其他商品多付25%。顾女士表示,她正在与商业伙伴讨论是否提高产品价格,来覆盖这笔额外费用。
“每次(美国)增加额外关税,最终的代价都美国人自己承担。”一名李姓(音)商人也提到了美国新措施的影响。
李先生在手工和古董商品平台Etsy上开店。他告诉港媒,为了保持低关税,并且避免“海关进一步检查”,他打算将包裹申报的价值维持在5至10美元之间。
郭女士(音)也在亚马逊网站和美国家居电商公司Wayfair上向美国客户销售本地制造的家具,她与合作伙伴仍在评估美国对华新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没有想到政策来得这么快。我们很可能不得不提高价格,否则我们和同行将没有利润可言。”她补充道,“更高的关税不可避免地会推高成本,这似乎对美国消费者也没有好处。”
美国买家收到Temu包裹。视频截图
《南华早报》报道称,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中国外贸出口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商务部今年1月15日公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的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了10.8%,达到2.63万亿元人民币,占整个进出口的比重提升到了6%。
上周开始,特朗普签署的一系列有关贸易往来的行政命令,让像顾女士、李先生这样的中国跨境电商在向美国消费者销售产品时面临新挑战。
当地时间2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同日,特朗普宣布取消针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约合5860元人民币)进口商品的“最低限度”免税门槛。
美国《华盛顿邮报》提到,此举或将暂时阻止或延误来自Shein和Temu等中国电商平台以及亚马逊平台的部分包裹。但除中国的电商公司外,美国公司亚马逊、沃尔玛等零售商也在借小额包裹关税豁免机制进口商品。
港媒还指出,取消这一豁免也意味着,这些来自中国的小包裹商品也可能将受到美国对华新关税的影响。报道补充称,在部分行业中,美国对华关税已经超过了20%。
美方“朝令夕改”,零售商和物流公司都倍感困惑
紧随其后,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美国邮政(USPS)4日发布通知称,即日起,暂停接收来自中国邮政和(中国)香港邮政的入境包裹。但不到一天的功夫,USPS突然改口,又宣布自5日起恢复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入境包裹。
美方没有对这一“朝令夕改”的行为做出任何解释。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物流部秘书长谢卓亨认为,USPS暂停为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包裹提供服务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他们仍在了解最新关税规则下的新程序”。
谢卓亨对港媒表示,美方这一举措主要影响的是那些依赖直接向美国发运小包裹的企业。他同时补充称,由于只有一小部分商家使用USPS服务,这项举措的影响“有限”。
报道援引媒体数据称,在一个主要由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和中国顺丰快递等私营快递公司主导的市场中,USPS只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参与者,所占份额约10%。
谢卓亨还告诉港媒,中国跨境电商业界在结束了新春假期后开始恢复正常营业,他们也正在等待新关税政策的进一步明确信息。他说,“新规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还不知道特朗普政府将如何具体实施这些规则。”
他预计,未来两周内,通过Temu、Shein、AliExpress和TikTok Shop这四大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向美国发运小包裹的商家将开始感受到影响。拥有海外仓库的大型卖家受影响相对较小。
“对我们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更清楚地了解报关和清关程序的变化。”谢卓亨表示,“这是目前跨境社区的当务之急。”
报告显示,Temu、Amazon、Aliexpress分别位于2023购物类APP下载量第二位、第三位和第九位
Temu和Shein早前已经阐明,他们的商业模式不依赖“最低限度”免税门槛。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Shein和Temu已在美国开设了配送中心,允许卖家将商品运送到美国并存放在当地仓库。
CNN援引专家分析指出,如果每个包裹都必须经过检查,那么国际包裹进入美国的速度将会“减慢”。
美国国际运输行业组织“国际邮件咨询小组”的执行董事凯特·穆特(Kate Muth)也向《华盛顿邮报》表示,美国邮政暂停接受来自中国的入境包裹的行为,可能导致从中国邮寄到美国的物品严重延误,并推高运输成本。
她警告说:“作为消费者,你预计将支付更多费用,而且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收到货。”
穆特还表示,美国邮政必须与中国同行合作,实施新的海关检查程序。她直言:“美国政府的最新举措完全颠覆了整个行业,人们都在忙于遵守规定,但对具体如何操作仍有很多疑问。”
路透社5日报道指出,美国邮政的180度大转弯让零售商和物流公司都倍感困惑。跨境电子商务数据提供商Hurricane Commerce的联合创始人马丁·帕尔默(Martin Palmer)抱怨道,“我们现在都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试图猜测将会发生什么。”
“任何人都没有时间为此做好准备。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政府就如何处理这一问题提供指导。”纽约咨询公司Supply Chain Compliance的联合创始人莫琳·科里(Maureen Cori)也无奈表示,在小包裹豁免政策下,满足条件的小包裹会被合并清关,一次可以迅速清关数百或数千件货物,但现在这些包裹全部需要单独清关,这大大增加了邮政服务、转运和海关代理的负担。
一名要求匿名的邮政专家直言,“谁来收取这些关税,谁来支付这些关税,美国海关没有为这个关乎数万亿美元的问题做好准备。”
据路透社报道,包括美国联邦快递(FedEx)、中国顺丰速递在内的一些国际快递公司目前表示,将继续向美国发送包裹。不过FedEx在其官网发布通知称,由于近期监管变化,该公司已于1月29日起暂停对美国入境货件的退款保证。
德国邮政旗下的敦豪航空货运公司(DHL)和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则表示,它们正在与客户合作,以限制对客户和消费者的负面影响,避免供应链中断。
有航运专家向路透社透露,UPS、FedEx和DHL等国际物流公司都已建立了征收关税的系统,没有这一系统的其他航空货运服务可能更容易受到延误影响。
Silq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拉达克里希南(Ram Radhakrishnan)便遇到了麻烦事。据路透社报道,这家提供物流和清关服务的公司并不处理小包裹关税问题,在特朗普政府推行新政策后陷入了混乱。
拉达克里希南称,周三他接到美国海关电话,被告知所有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货物都将被扣留在肯尼迪机场,直至另行通知。据他所说,他有客户的毛衣货品被扣,但这些货品的关税已经缴纳过了。
他不清楚海关是否在美国其他机场扣留了来自中国的货物,而美国海关及边境保卫局和肯尼迪机场的代表都对此不予置评。
关于中美贸易和关税问题,2月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表示,美方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中方采取的措施是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必要之举。
林剑强调,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施压威胁对中国行不通。中方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通过平等磋商解决各自关切,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会上有记者提及“美方一度拒收中国小包裹”一事,林剑表示,建议向中方主管部门了解。中方敦促美方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停止无理打压中国企业。中方也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