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10日 29.5°C-30.1°C
澳元 : 人民币=4.58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澳男接种新冠疫苗,艾滋检测竟呈阳性!相关实验被叫停(组图)

19小时前 来源: DailyMail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每日邮报》2月9日报道,多年过去后,一位曾参与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的澳洲男子至今仍被“假阳性”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毒)检测结果困扰。

澳男接种新冠疫苗,艾滋检测竟呈阳性!相关实验被叫停(组图) - 1

由于担心受到歧视,这名男子选择保持匿名。他曾于2020年参与了由Nucleus Network为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UQ)和制药公司CSL进行的新冠疫苗试验,该试验现已中止。

试验期间,参与者被告知,尽管没有感染艾滋病毒,但疫苗中的“分子夹”技术可能会导致暂时性的HIV阳性结果。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阳性的检测结果在4年多后仍然存在,对这位来自布里斯班的参与者造成影响。

澳男接种新冠疫苗,艾滋检测竟呈阳性!相关实验被叫停(组图) - 2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他们说几个月后阳性结果应该会消失。但现在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它依旧存在,我很苦恼,”他在接受澳洲新闻集团的采访时表示。

尽管并未有人感染HIV,但由于多名参与者出现假阳性的HIV检测结果,该试验在2020年底被终止。

昆士兰大学和CSL当时已做出充分说明,因疫苗中含有HIV刺突蛋白GP41的片段,部分参与者可能会经历这种副作用。不过,研究人员原本认为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较低。

尽管无害且没有实际感染HIV的风险,这位布里斯班的男子仍担心假阳性结果可能会影响他的未来,尤其是生育方面。

“我担心如果有了孩子,这会不会有影响。他们说没事,没有副作用,但我心里还是有些疑虑。好比石棉,其危害也要过了很久之后才会被发现,”他说。

澳男接种新冠疫苗,艾滋检测竟呈阳性!相关实验被叫停(组图) - 3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虽然他的伴侣对此表示理解,但两人都希望昆士兰大学和CSL能对这种副作用是否会长期存在给出明确解释。

当这名男子询问研究人员他的假阳性结果是否会消失时,他被告知“不确定”。他担心如果在国外旅行发生医疗紧急情况,会出现误诊情况。

“在澳洲,我还能解释清楚,但如果在国外突然生病,在医院检查时被误认为感染了HIV怎么办,我不可能随时带着解释信,”他说。

虽然昆士兰大学强调假阳性HIV检测结果并无严重副作用,但这一事件仍引发了公关危机,导致试验提前终止。

澳洲政府也停止了与昆士兰大学和CSL价值10亿澳元的协议,担心假阳性结果可能干扰HIV检测,并削弱公众对新冠疫苗的信心。

澳男接种新冠疫苗,艾滋检测竟呈阳性!相关实验被叫停(组图) - 4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2021年7月,Nucleus Network向试验参与者发送信件,告知他们研究人员不确定假阳性HIV测试结果会持续多久。

“预计这种反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但我们不知道这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您对疫苗导致的HIV诊断干扰(即HIV阳性)感到担忧,我们将提供建议和咨询服务。如果研究结束后仍需对HIV诊断进行持续监测,参与者将每年有机会进行随访。”

该试验在附加的常见问题文件中强调,使用的蛋白片段及其产生的抗体对人体健康没有风险。

“使用的GP41片段是蛋白序列的合成版本——这意味着HIV在任何阶段都没有存在。”

“虽然抗体水平平均下降了约三分之一,但在某些HIV诊断中仍可能产生假阳性反应。

“预计交叉反应抗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减少,但目前无法预测这些抗体在某些HIV诊断筛查测试中会呈现假阳性反应多久。”

澳男接种新冠疫苗,艾滋检测竟呈阳性!相关实验被叫停(组图) - 5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这名布里斯班男子是在2023年6月一次无关血液检查时首次意识到自己受影响的。截至2024年12月,他的HIV测试结果仍是假阳性。

据了解,受影响的试验参与者都获得了一张钱包大小的卡片,当中列出了关于假阳性的症状,供医务人员参考。然而,该男子不确定这将如何影响他献血、捐精以及重新加入预备役部队的能力。

项目共同负责人Paul Young教授在2021年接受Nature采访时表示,试验团队对副作用的出现“感到极为失望,因为我们想要帮助人们”。

“分子夹的设计使得GP41的主要抗体结合位点不存在,因此我们预计即使有抗体反应,对HIV的反应也会非常轻微,”他解释道。

“虽然实质上不存在感染HIV的可能性,但疫苗的大规模推广可能会对HIV检测产生影响。”

澳男接种新冠疫苗,艾滋检测竟呈阳性!相关实验被叫停(组图) - 6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Young指出,团队在试验进行时还在研究不同的“分子夹”构造,但在新冠疫情爆发后,他们使用了在动物模型中表现良好的GP41构造。

“若疫情在2021年而不是2020年爆发,我们可能会有额外的一年进行这些工作。我不认为这是失败,而是一个教训,让我们更好地前进。”

2023年,昆士兰大学的分子夹疫苗试验被认为取得了成功,其第二代分子夹新冠疫苗被发现与广泛使用的诺瓦克斯疫苗具有“相同的功能”。

在获得昆州政府1000万澳元的资助后,该计划于2022年重新启动。

这次成功为将来可能用于应对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人类偏肺病毒(hMPV)在内的其他严重呼吸道病毒的分子夹疫苗疫苗铺平了道路。

(Rayyan)

编译声明:本文系本站编译和整理自英文来源,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文章或有适当删减。未获本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随遇而安的人
随遇而安的人 12小时前 回复
..全人类诺贝尔医学奖的。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